首页

冷柔踩踏

时间:2025-05-29 20:35:10 作者:《北京市长城保护条例》起草工作已启动 拟今年9月提请审议 浏览量:16180

  央视网消息:今年11月,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朱鹮保护国家创新联盟最新统计,全球朱鹮种群数量达到1.1万只。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作“东方宝石”“吉祥之鸟”。从当年的孤羽七只到如今的种群破万,保护者已经走过了42年。

  陕西:成立首个朱鹮保护站“秦岭一号”

  中国科学院鸟类研究所研究员 刘荫增:1981年,我是第三次来秦岭,正在走一个下坡的路上,我就看东边飞过一只鸟来,它的飞翔姿势不像是白鹭,等(飞)到我头顶时候,它的红颜色(被)我看到了。这张照片就是1981年我在调查中在姚家沟拍到的,这是首次公开在国际上发表的(朱鹮)照片。

  1981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首次发现陕西洋县朱鹮,随后成立了中国首个朱鹮保护站“秦岭一号”。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副局长 路宝忠:1990年开始,我们陕西启动了朱鹮拯救工程。加强野外朱鹮种群的保护,这里面天敌的防护,把树干裹起来,然后涂上黄油,蛇爬不上去。然后朱鹮觅食地、栖息地环境改善,然后就是发动群众来落实承包(保护)责任制,这样对野外种群有一个全方位的保护,减少或者尽可能避免天敌对朱鹮的危害。

  山东东营:开展异地野化训练 拓展朱鹮分布空间

  黄河三角洲曾是朱鹮重要的栖息地,后因生态环境变迁逐渐绝迹。去年12月,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商定,引入朱鹮种源,在黄河口湿地开展野化放归科学研究。工作人员建立朱鹮的野化适应笼,里边设置了盐沼、芦苇、灌木等,模拟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

  一年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入的30只朱鹮,一部分已经逐渐适应当地的生活,工作人员尝试形成或恢复朱鹮的候鸟迁徙习性,把黄河三角洲打造成朱鹮南北迁徙的重要驿站。

  浙江德清:朱鹮种群达761只 成我国第三大朱鹮种群

  浙江也在不断推动朱鹮南方种群的重建。自2008年从陕西引进5对朱鹮以来,德清的朱鹮种群已增长至761只,成为我国第三大朱鹮种群。今年3月,下渚湖朱鹮繁育研究基地在朱鹮种群中优选了25对朱鹮进行人工繁育,4月份成功孵化出了32只朱鹮宝宝。

  目前,德清朱鹮种群已成功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钱江源国家公园、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进行异地放归,朱鹮活动半径在不断扩大,这也是野外慢慢建立种群的积极信号。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谌贻琴将出席巴黎奥运会闭幕式并访问塞尔维亚

解说】浙江万洋集团2021年到广西柳州市投资,进行园区开发建设。浙江万洋集团总裁吴建明介绍,中西部跟东部沿海地区的差别不在于大企业数量,而在中小企业数量。中小企业的数量和活力,能反映一个地区创新创业氛围。吴建明认为,广西应利用后发优势,对标发达地区的建设营商环境,“东西协作”既要产业承接也应进行制度学习 。

哈德森

一步一个台阶,秉承开放、创新精神,广州不断向前。2024年1月25日,广州市统计局公布2023年广州市经济运行情况,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0355.73亿元,同比增长4.6%。广州GDP突破了3万亿大关,成为全国第五座3万亿城市。

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廉价绿色丙烯生产催化剂

陈育祥是来自台湾屏东县的一名中医,出身于中医世家,是家族第十二代传人,自幼受家庭熏陶,慢慢喜欢上中医,并接掌家里的医馆。因妻子是安徽人,2015年来大陆定居发展,在取得行医执照后,目前在合肥开设了一家中医馆。他认为,两岸的中医典籍很多是一样的,就中医推拿而言,两岸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希望将台湾的中医诊疗技术和养生观念传播到大陆来。

(乡村行·看振兴)安徽凤阳:“人大代表+网格化” 构建基层治理新模式

据其进一步解释,因为东莞行政架构比较特殊,该市不设区县,当地根据实际和工作需要设有经发局这个部门,但这个副局长是没有级别的,接下来她还是一级科员,只是把她放在重要的岗位锻炼,希望大家不要误解。

张家界文化和旅游推介会在日本东京成功举办

该系列皮书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以智库委托课题形式资助出版,旨在通过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年度监测、持续分析和跟踪研究,打造智库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学术产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